您的位置:首頁 → 手游 → 戰爭策略 → 無盡的拉格朗日無限資源版
無盡的拉格朗日無限資源版是一款太空探險風格游戲,策略搭配艦隊無畏,建設基地,開拓星域,真實還原星際時代的殘酷和生存,專屬艦船,個性改裝,感興趣的玩家快來下載體驗吧。
無盡的拉格朗日無限資源版是一款全新的策略冒險主題的游戲,游戲會有很豐富精彩的玩法,超多種星系的解鎖,大家可以自由探索,進入其中戰斗挑戰,完成游戲中的各種冒險吧。
這里能體驗到輕輕松松的感受到全新的升級的戰斗歷程,游戲中你可以更好的進行一場戰斗,能享受到非常豐富多彩的艦隊和資源等著和你來共戰,幫助你更好的額發展趨勢你的強勁艦隊,這里你可以感受到實際的操作并沒有那么難,可以十分的考驗游戲玩家們的對策戰略能力,你可以更好的享受到各種各樣的宇宙飛船等著你來戰斗,這里有著超大型的地圖沒有任何的接下你,你可以更好的發掘一切,享受到暢快舒適的戰斗歷程。
【從一無所有到強盛】前往一個未知星系,你一開始只擁有星際中的一座小型太空站,一兩只護衛艦。在采集,建造,貿易中,擴大自己的勢力和控制范圍,獲得高級艦船的建造技術,掌握在星際中的話語權。
【艦船自由改裝】每一艘戰艦的武器系統均可以進行改造,每艘船的藍圖有5-7個配件系統等待改裝,提供個性化的定制體驗。艦隊的最大潛能,取決于你的選擇。
【多種戰艦搭配】孢子戰斗機、谷神星級驅逐艦、新康斯坦丁大帝級戰巡、太陽鯨航母……數十種艦船類型,數百艘功能各異的飛機與戰艦,提供多樣的策略搭配和選擇。
1:船艦有哪些類型?
(點擊船艦定位這個小按鈕可以看到每個船的推薦信息)
后期會搭配再來補一手進階攻略,現在等其他大佬講解,目前可以參考下我個人養成法:
一、戰艦篇:
通過資源采集升級自己基地,建造更高級船艦與招募更多船艦
通過藍圖研究(熟稱:開箱、抽卡)獲得船艦藍圖
通過戰斗或任務升級獲取技術值強化自己船艦(開箱也可以獲取技術值)
使用強化后的艦隊與其他玩家/NPC勢力進行對抗
一共有兩大類,資源采集向船艦和戰斗向船艦
資源采集向船艦:大中小工程船(有大選大就可以了)
戰斗向船艦:護衛艇、驅逐艦、護艇艦、巡洋艦、戰機、戰列巡洋艦、航空母艦
(一般來說!戰機是特殊針對船艦兵種、護艇艦是特殊針對戰機兵種)
船艦選哪個?工程船艦和戰斗船艦怎么分配比例?
首先明確一點,戰斗船艦和工程船艦獨立分開算人口!優先建工程船艦采集資源!
血與淚的教訓,一開始一直建戰斗船艦,戰斗失敗后資源一蹶不起!
那戰斗船艦具體怎么搭配?群里大佬說合理搭配最強力!
第一步:打開箱子的右上角感嘆號,看船艦概率
護衛艇3%、驅逐艦2.5%、護艇艦1.5%、巡洋艦1.2%、戰機1%、戰列巡洋艦0.5%、航空母艦0.3%
越難抽到越好!我覺得航母是SSR卡!
第二步:看箱子里同樣類型的排序
前期主要就是用護衛艇+驅逐艦了!(我只抽到了斗牛,感覺前期很無敵!)
排第一個展示的應該很強!依次遞減!(因為不是首字母排序,那么應該是強度排序?)
所以知道養哪個了吧?讓然后在藍圖研究再給船艦搞一搞研究,前排點護甲,后排點輸出,游戲前期難度大幅度降低!
二、資源篇:
整體概述
玩法簡單來說:
通過資源采集升級自己基地,建造更高級船艦與招募更多船艦。
通過藍圖研究(熟稱:開箱、抽卡)獲得船艦藍圖。
通過戰斗或任務升級獲取技術值強化自己船艦(開箱也可以獲取技術值)。
使用強化后的艦隊與其他玩家/NPC勢力進行對抗。
資源類型有什么?
金屬、晶體、重氫
初期缺金屬、晶體,中后期才會用到重氫。
資源怎么來?
資源的來源主要來至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就是城建中直接產出資源的建筑。
第二個方面:就是工程艇采集,下面詳細說。
資源怎么樣采集?
特意單獨列出來,因為這個采集要注意的點比較多。
秉承一定要先有計劃才能行動,選擇一個資源采集后會看到第一個圈。
從左往右依次代表金屬、晶體、塵埃的總數量。
在建立計劃后,圈內的資源都可以進行采集了。
要注意,一個資源點只能有一個己方工程船進行采集。
但是可以和敵人/朋友的工程船采集同一個資源點,不會打架。
所以前期的工程船分配尤其重要,建議:1金屬、1重氫,6晶體,可以讓你比較舒服產出驅逐艦渡過前期,中期增加金屬的工程船。
這里還有一個要注意的點是計劃圈盡可能框住更多的資源并且不要重合,不然前期容易出現計劃數不夠。
資源的增長速度怎么提高?
拋出基建升級外,核心就是工程船的藍圖研究了,工程船可以通過挖礦獲得經驗升級然后強化采集的技能。
前期建議先開1個采集加速,2個倉庫強化,再開最后的采集加速;后面出現距離特別遠,溢出的技術值去點移動即可。
在有中級工程船后,建議可以開始逐步淘汰低級的,生產中級工程船,達到采集效率最大化,計劃也用的更少。
資源是不是無限采集,一直放著就可以了?
每個點的資源都是有上限的,初期一般挖不完;
要注意在過了新手期之后,盾沒了,會有一些奇怪的人打你的工程船。
工程艦
為工程艦配個“倉庫”
當工程艦開采到的資源裝滿自身的倉儲容量時,就會返航回基地交資源,然后再回到資源帶繼續開采。而來回往返的這段時間內,這艘工程船不再有收益,往返路程長的話更會影響我們單位時間內的資源獲取量。
我們可以將每艘工程艦和一艘倉儲量大的艦船編為一隊,共同前往資源帶開采資源。如此一來,當工程艦的倉儲空間裝滿后,可以將后續開采到的資源裝到這艘艦船上,從而減小艦船往返基地的頻率,提高開采效率。
例如AC721重型運載驅逐艦的倉儲為18000,約等于12個小型工程艦的基礎倉儲量。可以將AC721和工程艦編組后前往開采。
逐步淘汰低級工程艦
工程艦的等級主要靠開采資源來提升,往往我們可以生產中型工程艦時,小型工程艦的加點已經全部點滿。此時小型工程艦的開采效率是大于中型工程艦的,直接將小型工程艦淘汰,勢必會造成資源產量的降低。
為了保障資源獲取量,建議只將生產一艘中型工程艦去開采資源。等到中型工程艦升級,加點點出了”開采設備強化“后,再逐步將小型工程艦全部替換成中型工程艦。
工程艦加點選擇
所有工程艦的”工程無人機系統“的加點,都是提升開采效率和提升倉儲容量這兩種。
小型、中型工程艦由于分別只有1500和8000的基礎倉儲容量,建議加點優先選擇“倉庫擴容”。而大型工程艦的基礎倉儲空間達到了95000,建議加點優先選擇“開采設備強化”。
戰艦
艦船快速升級方法
可以通過封鎖私掠者據點,攻擊據點出來的敵人快速提升經驗。
星系中散布著許多私掠團建筑,我們的艦隊可以在建筑旁邊用”封鎖”指令,一旦有敵人出來就會自動攻擊它們。自己的艦隊最好要有苔原級、衛士這類奶艦,能及時修復我們受損的艦船,不必頻繁讓艦隊回基地修復。
效率最高的是刷2級的據點,同時注意不要把據點占領,占領后就不再刷新敵人了。
艦船傷害計算方法及防御闕值
總所周知,游戲內艦船的傷害類型分為實彈傷害和能量傷害。艦船屬性中的抵抗傷害為實彈傷害防御,俗稱“護甲”。而艦船屬性中的護盾值為能量傷害防御。
艦船實際受到的傷害為:
單發實彈傷害>抵抗傷害,則單發實彈傷害-抵抗傷害=最終傷害;
單發實彈傷害<抵抗傷害,則單發實彈傷害*10%=最終傷害;
單發能量傷害*(1-護盾值)=最終傷害
《無盡的拉格朗日》是網易旗下的太空科幻題材的策略養成游戲。總體來說,游戲沒有星戰那種緊張刺激之感,更多的是養成和輕策略的悠閑,游戲體驗說實話比較一般,沒有達到我個人的預期。
①宏大太空宇宙背景下的渺小切入點——不是戰斗,而是養成
雖然游戲的標簽里面沒有養成,但是游戲的養成過程確實是比較漫長的,也占據了前期的絕大多數時間。游戲背景是人類發現“拉格朗日節點”是空間扭曲的突破口,從此得以跨越時空快速到達更遠的星系進行開發,而玩家就扮演一個指揮官,前往自己選擇的星系開始建設。而我想說明的是,天文學上的拉格朗日點是引力平衡點,游戲中的“空間扭曲”之類的說法與拉格朗日和拉格朗日點沒有任何關系,我個人認為游戲選擇《無盡的拉格朗日》這樣一個長名字,而且名字中的主體名詞“拉格朗日”并不是常見的指代意向,而是游戲自己創造的新概念,就讓這個名字或或少有了一些吸引人的噱頭之嫌。
在過完前置劇情后,玩家需要簽訂一份“未央公約”,歸屬于一個整體的領導之下。而沒有簽訂“未央公約”的艦隊就是游戲中的星際海盜,這一份公約簽訂的流程非常精細,必須簽訂才可以進入星門探索星系,這既是一份公約,或許也是一份生死狀和先鋒令。之后隨著一段動畫,玩家正式開始選擇自己所要初始發展的星系,開始建立自己的基地。
首先建設的是基地主體。基地主體像是一個空間站,有防御、生產、管理幾大功能。點擊下方“基地建設”按鈕,整個基地會被拆分成許多中央區、港區、工業區三大部分,每部分又有很多細分欄目,選中后對應的部分以藍色線描邊的藍圖形式展現出來,玩家可以對其升級。基地又分成9個等級,每當完成了一定數量的升級,消耗資源可以給基地升級,再重復對部分升級的過程。但是重點是,每一個升級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從一級基地的5分鐘,到三級基地的兩小時,再到9級基地的將近一天。基地中最多只能有兩個部分同時升級,這就導致想要將所有裝置全部升級完成,需要數周甚至數月的時間。雖然基地可以產出加速模組免費加速進程,但是產出數量真的是少之又少,后期完全不夠。基地還可以完成艦船的生產,每艘艦艇也需要生產數十分鐘甚至數小時,而玩家往往需要建造大量的艦船,總體下來也會花費小半天的時間,如果有加速模組倒是還可以接受,如果沒有也是需要一段漫長的等待的。
玩家所在的地圖中有非常多不同等級的宇宙塵埃,可以派遣工程艦前往采集。采集方面游戲有一個很特別的設定,工程艦采集的時候會顯示時間,但是據我觀察這個時間是一次采集的時間,這一次結束了之后就會返航,然后自動開始下一次并重新計時,就會出現在顯示還有三分鐘的時候下線,一天之后上線發現還是三分鐘的情況,開始讓我非常的不解,后來才慢慢意識到是這樣的原因。游戲這樣設置雖然方便,但是卻有了掛機的意味,在長時間的等待中玩家更沒有上線的理由了。
關于艦船的解鎖,主要方法是右下角的“藍圖研究”。當玩家獲得“檔案”的時候,將其拖入研究平臺就可以開始研究了。檔案相當于抽獎,有些檔案里面的內容是完全不確定的,想要獲得強力的藍圖也需要看臉。檔案只能同時研究兩個,研究內容可能是新藍圖,也可以是已有藍圖的升級,還是取決于檔案內容,研究時間少則30分鐘,多則將近十小時——和基地升級一樣的設置,唯一不同的是基地的加速模塊可以免費獲得,而研究加速就需要氪金了。而且檔案也不容易獲得,商店便宜的檔案就那么幾個,稀有的檔案還需要活動或其他高級貨幣購買(倒是不必須氪金),可以說想解鎖一些新的艦船,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毫無疑問,任何游戲前期都是需要養成的,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無盡的拉格朗日》前期養成的過程實在是太長了,動不動就是幾小時的等待時間,這段時間玩家也沒有其他事情可做,雖然游戲的太空背景做的不錯,但也不能總是指望玩家盯著背景欣賞來延長游戲時間吧?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研究自動,升級自動,采集資源也是自動,再加上一個離線收益,游戲直接就成了放置掛機游戲了,著實是讓奔著科幻題材刺激體驗的玩家有所失望了;而且前期這么長的等待時間也讓人對游戲第一印象就感到無聊,甚至有卸載的沖動,畢竟上線點一點,下線一整天,又何必留著游戲占內存呢?
關于星際探索的游戲,星戰一向是游戲最大的賣點和刺激之處。但是《無盡的拉格朗日》
好像并不這么認為,也沒有這樣做。當發現私掠者艦隊時,玩家可以組建艦隊前去還擊。但是這戰斗過程吧,就像是軍訓一樣,完全沒什么緊張刺激。
敵方艦隊,集結完畢!我方艦隊,集結完畢!雙方艦隊,發射炮彈!
可是···可是長官,不用瞄準嗎?不用!隨便打!
長官,我要被擊毀了!別動,繼續打!
大概過程就是這樣,雙方艦隊一動不動的扔炮彈,玩家只能看著雙方的血條一點點的變化,唯一能做的影響戰局的事情恐怕也就是看著自己快輸了的時候點一下“撤退”,避免更大的損失。作為一個標榜著“策略”的游戲,如果戰斗僅僅是這樣,選上要出戰的艦船然后完全自動,這到底策略在何處?在選擇艦隊上?如果說資源的配置也算是發展策略,那任何一個放置掛機游戲是不是都可以打上策略標簽了?而且戰斗過程制作的簡單,也進一步消磨了沖著星際間的宏大場面來的玩家的熱情,讓人愈發的感覺游戲索然無味。
綜合上述幾點,我覺得游戲本身雖然是“科幻 策略”標簽,但是實際體驗下來,尤其是中前期在較小區域內的發展過程過長,這段時間是大段的無趣和等待,周圍的區域也一覽無余非常熟悉,讓游戲也缺失了太空科幻帶來的未知和渺小感。游戲雖然選擇了一個宏大的主體,但是切入點有點小,難免讓玩家失望。
②感官上的科幻細節滿滿
相較于沒有抓住科幻游戲的未知刺激精髓的玩法,游戲美術方面做得還是非常有科幻意味的。進入界面的圖標的出現過程,都有著滿滿的科幻感,三角形的拉格朗日星門在黑暗中旋轉而出,占據屏幕中央,十分矚目。開場CV也是延續了網易的一貫作風,制作非常精良。密集的線條圍繞著宇宙,這是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做出的星際航行的藍圖和軌跡;結構復雜的飛船緩緩劃過木星,木星的大紅斑劇烈翻涌,而一旁的宇宙卻依舊那樣的靜謐。人來開啟了偉大的星際時代,而人性的貪婪也一并傳播到了宇宙,拉格朗日網絡也是飽經曲折,終于正常運行。而作為新艦長的玩家,在小行星中間的縫隙中穿梭著,為了獲得許可,開啟了曲率航行——一瞬間,整個宇宙黯淡了,扭曲了,消失了,飛船扭曲了空間,通過改變空間的方式達到了不可估量的速度,瞬間到達了目的地。安東塔斯城旋轉著來或許和地面相近的重力,安靜卻讓人充滿向往。在交錯的人類建造的金屬建筑物中,遙遠的一顆恒星——不知道是不是太陽——閃耀著,讓周圍光滑的金屬表面反射出金色的光。盡管如此因為沒有介質,周圍的宇宙還是一樣的無邊的黑暗,這或許就是宇宙獨特的魅力吧。在進入開拓者星門之前,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全貌。一個是戰艦幾萬倍大小的三角形建筑,就和游戲的圖標一模一樣,中間有一個彩色的、像是上帝的瞳孔一樣緩緩旋轉著的拉格朗日節點,進入到這里,我們就來到了新的世界。
游戲全程都是有一男一女兩種聲音作為提示的。女生更多的是指引,音調雖高,但語氣中的感情卻只有淡淡的一點。比如“祝你好運指揮官”,末尾發音突然變得輕柔了起來,似乎真的在傳達一種淡淡的祝愿。除此之外,語調一般都是平淡而無感情的——這就是未來AI的聲音。而男生一般是作為狀態提示音,整個聲音好像是通過一個有干擾的傳輸線傳過來一樣,朦朦朧朧,有些電音的感覺,這就是電子系統的聲音。這兩種配音的加入,讓整個游戲有了更好的科技感,玩家也有了更強的代入感,似乎真的是來到了未來世界,盡顯科幻風采。
游戲UI界面設計采用黑白色調,是強烈的機械電子風格,排布對稱緊密,在有科技風的前提下給玩家良好的、簡便的操作體驗。
而我最想提的,是游戲對于太空天體的建模。我仔細觀察了行星和恒星的模型,游戲都做的可以說非常出色。固態行星表面如果有稀薄的大氣,會顯現出若隱若現、不連續的白色云彩;如果沒有大氣,會展現出整體上深淺不一的赤紅色,顯示出星球的地形和主要成分,如同火星;在藍色的甲烷行星上,除了整體藍色之外,上方還會出現白色的固態甲烷,如同海王星;最絕的是恒星,恒星表面的黑子都有刻畫出來,恒星表面的激烈對流和鞘也能看得出來,表現為恒星表面來回“流動”的光亮物質,可以說還原的非常具體了。除此之外,游戲的星區中還會有一些其他顏色的星云出現,也是合情合理的讓整個游戲地圖變得多姿多彩了起來。
總體來說,我認為《無盡的拉格朗日》這款游戲作為“科幻 策略”游戲,在游戲美工上做的還是做的非常夠格、值得體驗的,極高的還原了靚麗的宇宙景色,也有著充足的科幻設想并通過美術CV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出來。但是在最重要的玩法方面,游戲做的有些老套無謂,少了科幻和策略游戲探索未知的刺激感,多了漫長的等待時間,屬實有些拉胯。還是值得體驗的。
游戲屬于養成類和偏悠閑的類型,還有科技氣息,感興趣的玩家千萬不要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