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 → 教育學習 → Arts & Culture

arts&culture中文app帶你領略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跡、優美風景、圖書字畫,足不出戶就可以看遍全球的藝術與文化,不僅僅支持靜態高清近景圖片的展示,還可以進行實景轉動視角,進行不同角度、方向和遠近的觀察,除了不能觸摸實物外,真的跟實際出游的體驗幾無二致!
Arts&Culture:Google做了世界最大的博物館,就在你手機里
在欣賞藝術作品前,需要做什么準備?

你可能認為,要去讀一本藝術史的書,選修一門藝術課程,或者至少看一部藝術家的傳記電影,不然怎么看得懂?
然而,藝術也許并不需要被「懂得」。面對藝術作品時,重要的是去「觀看」,而不是之前記住了多少「知識」。沒有藝術背景,也不應該被擋在藝術的門外。
今天,給大家帶來升級版的GoogleArts&Culture,讓你像觀賞路邊的一朵小黃花一樣真正走近文化藝術。
Google Arts & Culture 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藝術展示平臺,它更是一個全球文化的窗口。通過這個應用,用戶可以輕松訪問來自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畫廊和文化機構的珍貴藏品。無論是古代文物、現代藝術,還是歷史建筑,都能在這里找到。應用還提供了豐富的背景信息和互動功能,讓用戶在欣賞藝術的同時,能夠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意義。無論你是藝術愛好者,還是對文化歷史感興趣的普通用戶,Google Arts & Culture 都能為你帶來前所未有的藝術體驗。
GoogleArts&Culture囊括了世界70多個國家地區,超過1000家博物館的館藏。你可以按照任何你喜歡的方式,打開這座藝術寶庫的大門。
不認識倫勃朗、弗里達,不懂什么是印象派、野獸派、立體主義?沒什么大不了的。
去搜索任何你感興趣的事物吧。比如,試試搜索rice,看看藝術家們針對這個主題都做了些什么?
看,有91個相符的展覽,竟然還發現了一本300多年前用韓文寫的第一本食譜,可惜看不懂,也不知道他們用大米做了什么美食。
與rice相符的作品有1492件。其中有多幅19世紀中葉,日本農民種植水稻田的攝影作品。雖是一兩百年前的場景了,但現在看起來依舊很熟悉。
還有什么任性看藝術的方式呢?每天對著電腦,那就找點綠色系的藝術大作來按摩一下眼球吧。試試顏色搜索。
在藝術板塊中點擊「顏色」,就進入了顏色檢索界面,再點擊綠色色塊,一副副充滿生機和希望的作品就呈上來了。
點擊紅色,畫風又隨之一變。選擇喜歡的作品,就可以觀看作品大圖,比如這張唐卡,我們可以馬上了解到作品的名稱、創作者、創作時間、收藏機構以及作品介紹。
也許,你還想了解特定藝術家在不同時期的創作變化。沒問題,GoogleArts&Culture提供了按時間搜索的功能。
首先,搜索藝術家的名字,這次去看看《月亮與六便士》的主角原型——高更。App中一共收入了他278項作品。
點擊時鐘圖標,就可以看到高更作品從1877年到1904年之間創作的作品。移動作品上方的時間線,可以發現,高更創作的主題逐漸從歐洲鄉村場景轉變成了熱帶島嶼土著,用色也更加濃郁。
像高更等知名的藝術家,他們的畫作往往散落世界各地,存放在各個收藏機構中。想按照時間順序飽覽他的所有作品,這項計劃在現實生活中,還真不是誰都有能力可以負擔的呢。
而GoogleArts&Culture就給了我們這樣的便利。要說技術如何促進平等,這絕對一個很好的案例。
Google Arts & Culture 的搜索功能不僅僅局限于關鍵詞和顏色,它還支持按藝術家、藝術流派、歷史時期等多種方式進行篩選。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定制個性化的藝術探索之旅。例如,你可以選擇查看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作品,或者專注于某個特定藝術家的素描作品。這種靈活的搜索方式,讓用戶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藝術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無論你是藝術新手,還是資深愛好者,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藝術天地。
除了把搜索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之外,GoogleArts&Culture還想讓大家與藝術文化「站」得更近。
在移動設備上欣賞藝術作品時,受屏幕尺寸限制,很難對作品有一個尺度上的認識,比如,到底有多高多寬呢?單看數字真的很難感受。
在GoogleArts&Culture中,如果作品或者場館(合作伙伴)旁邊有個黃色小人,就代表可以360°全景觀看。
去三星堆逛逛吧。點擊三星堆博物館旁邊的小人,就穿梭到了四川,拉動屏幕,四處環顧一下,果真很本土……
一次只能看一個場景,想去走動走走?點擊畫面右下方的小地圖,你就進入了地圖模式。深灰色區域就是你可以去的地方。
你點哪里,小人就會轉移到哪里。這時,在點擊畫面右下方的圖片,就來到三星堆的另一個角落了。
別忘了,如果游覽的地方比較大,在地圖模式的畫面上方還可以選擇樓層哦。這樣,癱在沙發足不出戶,就能把三星堆游覽完了。
嫌屏幕上的旅游還是不夠真實?那就戴著VR眼鏡去實地「觀看」吧。我要去羅馬、去巴黎、去倫敦!先別急,萬能的GoogleArts&Culture還沒來得及把所有的藝術文化朝圣地都數字化,暫時還只能神游少數場館,如果看到Cardboard的標志,那就趕緊戴上VR眼鏡穿越吧!
Google Arts & Culture 的360°全景功能,讓用戶能夠身臨其境地探索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文化遺址。無論是盧浮宮的宏偉展廳,還是埃及金字塔的神秘內部,都能通過這個功能一覽無余。用戶可以通過拖動屏幕,自由切換視角,仿佛置身于真實的場景中。此外,應用還提供了詳細的解說和背景信息,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所看到的藝術品和建筑。這種沉浸式的體驗,讓用戶能夠更深入地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和歷史的厚重。無論你是想重溫曾經參觀過的博物館,還是探索從未去過的地方,Google Arts & Culture 都能為你帶來全新的視覺和文化體驗。
GoogleArts&Culture極大降低了大眾接觸藝術的門檻。
但是,若你不滿足于隨便看看,想系統性學習藝術知識的話,GoogleArts&Culture也許比市面上任何一本藝術史的讀物都好用。
你可以一覽歷史各個時期的藝術運動。
了解不同材料、媒介的作品創作。
深入了解不同藝術家的作品和生平。
除此之外,在GoogleArts&Culture的首頁,每天都會更新藝術和歷史的精選內容。對于藝術文化愛好者來說,這個app每天都可以興致盎然地玩上好一會。
如果你去實地去參觀博物館,GoogleArts&Culture還可以當你的現場解說員。
目前,在在倫敦的多維茨公共畫廊、悉尼的新南威爾斯美術館或者在華盛頓特區的藝術國家美術館,用手機攝像頭掃描藝術作品,GoogleArts&Culture就會告訴你這件藝術品的詳細信息。
不知不覺,自己的文化藝術修養就慢慢上去了。
藝術是一種最貼近人類本真狀態的表達方式,什么都不用想,就用一雙「無知」的眼睛去觀看吧。
Google Arts & Culture 不僅僅是一個藝術展示平臺,它還是一個強大的學習工具。用戶可以通過應用中的時間線功能,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發展和演變。例如,你可以選擇查看中世紀的藝術作品,了解當時的宗教和宮廷文化對藝術的影響。此外,應用還提供了豐富的藝術家傳記和作品解析,幫助用戶深入了解藝術家的創作背景和藝術風格。無論是想系統地學習藝術史,還是對某個特定時期或藝術家感興趣,Google Arts & Culture 都能為你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學習資源。通過這個應用,用戶不僅能夠欣賞到世界各地的藝術珍品,還能夠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和文化修養。
GoogleArts&Culture需科學上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