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的產品設計五維
情感
精準定位——設計對受眾定位清晰,符合該設計目標用戶群的使用體驗。
親和力——所有交互元素的設計上,用戶對信息溝通順暢,感覺似有人一般的親和感。
分享——承載對Facebook連接、自由、生活的文化認同。
留戀度——給人超出想象的空間,讓人留戀往返,對產品期待更多,得到二次訪問。
易用
反饋及時——在交互過程中,用戶的操作能夠在屏幕上及時得到反饋效果,幫助用戶提高效率。
方位清晰——清晰的知道自己在那里,退路在那里,能夠去那里。
路徑簡短——完成任務在盡可能控制在三步之內,完成某項任務所花廢的步驟和時間最短最好。
容錯性好——設計限制因素,突出正確操作,隱藏可能的錯誤操作,減少勿操作。
形美
文字悅讀——信息傳達易讀,符合中文閱讀習慣,信息傳達快速。
顏色合適——利用大眾對顏色理解的寓意,使用正確的色彩加強產品的印象。
布局美觀——均衡與對稱的構圖,使畫面整體具有穩定性。
空間感強——運用幾何透視的原理,設計中表現遠近、層次、穿插等關系。
氣勢
專業性——細節完美,找不到明顯的設計瑕疵。
整體性——所有交互元素的設計上,用戶對信息溝通順暢,感覺似有人一般的親和感。
品牌成分——體現Facebook品牌形象,并使品牌資產保持延續與統一。
驚喜度——局部設計有貼心且另人驚喜的體驗。
創新
共性——符合已知事物的普遍認知。
異性——在共性基礎上,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復制性——能夠促進Facebook其它產品的發展。
顛覆性——在互聯網上前所未見,能夠變成同行業新的標準。
以上的五維可以說是面面俱到,從邏輯上將可以很好的辨別一個功能和頁面到底用戶體驗如何,基于這樣的標準,接下來就是按照標準進行評價了,為了評分更加公正,可以進行內部評分和外部評分來進行區分來達到最好的效果。
產品設計內部評審規則
評價周期
每個設計師每個月被評審1次。
Team leader每周組織一次評審,提前通知設計師。
人員組成
大評委1人(組織本次評審者,由產品設計主管擔任)
評委4人以上(部門經理1 人、主管1人、同事1人、其它。)
被評設計師
評審流程
每次由被評設計師自行上報一個最近上線的作品。
會議形式,被評設計師向評委團進行設計理念簡單介紹。
評委各自填寫評審表,完成后交由大評委。
大評委對評審表進行數據計算,意見匯總,并制作評審報告。
組長負責每次新改版上線的用戶數據收集。
保留好原始評審表,進行存檔。
打印評審報告,并將評審意見告訴設計師,完成本次評審。
打分規則
產品設計五大指標總共20條,每一條進行0-5分的打分,如果全部滿意即為100分。
單條如果打5分,必須寫出理由。打0-4分可以不寫理由。
計分時,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剩下的分數相加后的平均即為最后得分。
根據線上用戶調查數據和評委打分各占50%,最后得出該設計的最終得分。
產品設計外部評審規則
線上用戶調研也是用Facebook的產品設計五維去做,但不能用評委的版本,否則收集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用戶版只從情感、易用、形美、氣勢、創新五個大維度出題,不需要細化了,并且選項不能有任何引導性。而文字造成不要使用專業術語,用網友常用的網絡用語就可以了。
產品設計用戶在線調查問卷
1、您對新XXX的整體滿意度如何?(情感)
A 非常滿意 B 比較滿意 C 一般 D 比較不滿意 E 非常不滿意
2、您覺得XXX是否好看?(形美)
A 漂亮,太棒了 B 還可 C 一般 D 有點難看 E 惡心,不想再看第二次
3、您認為XXX使用起來怎么樣?(易用)
A 更清晰了,方便使用 B 還可以 C沒什么感覺 D不如原來方便 E太費勁了
4、您認為新XXX功能怎么樣?(氣勢)
A太棒了,我喜歡 B還可以 C一般 D有點多余 E完全多余的
5、您認為對新XXX的功能XXX怎么樣?(創新)
A非常有用,太好了 B比較有用 C一般 D不關注 E對我沒什么用
Facebook產品設計五維最終呈現給設計師的是圖標化評審報告,不僅能知道設計師在團隊中的水平,還能知道具體在那方面做的好,那方面有提高的空間,指導意義遠遠大于分數的意義。